氣抖功 上翻肘 心意氣力 托掌 下翻(壓)肘吞吐
氣抖功,以指領彈抖逐漸帶動全身動態,放鬆整合,達到一枝搖百枝搖,一動無有不動,上下相隨的整勁態。練時要注意指領,不只是單純彈抖。
上翻肘處理什麼?因兵拳合一,處理下劈的兵器。處理王八拳、俄式擺拳、傳武中各種由上往下,或正或斜的攻擊。
心意氣力,意要與氣合,身體要足夠放鬆開展,在活動時不會牽筋扯絡,如果氣體般放鬆,在最後與力合時,才不會因自己不夠開展穩固而牽扯自己筋絡而拉傷且降低威力又變化遲滯。
托掌和推掌,就是順向的正環,而托掌是正環的下半段。托掌的大小要和上面的推掌相稱,不可癟掉。做托掌,最要注意的的是一開始啟動時,一定要往前墜肘,不可以肘回縮,可以在啟動時,加入揉掌的概念。掌坐腕,五指大開,想著延托掌軌把物托回後隅。托掌動作一般人比較不熟悉,所以要多空練幾次以開展筋絡,以免日後一受力就崩潰受傷。練時,先雙手做出正力,左手再兩指輕搭在右肘,確保正力,以及提醒右肘不要回縮要保持外墜。一開始還不熟悉托掌動作,可以先做整個正環的推托幾次,再單練托掌。托掌一定是由前隅往後隅走,方位一定要對。日後可以和帶掌合用在撥轉摔。
下壓肘,是全吞技術,把吞吐點設在後隅,一開始,以肘領引導肘列采的火車走帶掌軌跡,不可脫軌橫行,要把一切都吞入,延軌而行,直到掌已入吞吐點,開始由掌帶領火車的行進,延領掌軌跡而行。切不可在掌未到吞吐點,就急著由掌帶領,會練出半吞式的技術。
太極和八卦的套路是屬於不發勁的外形,這樣的好處是可以讓習練者,時刻都注意有沒有鬆柔正力的存在,而不會只注意開頭和結尾。這樣才能視動猶靜,時刻成樁。也更利於貼身纏鬥時的出手時時刻刻都隱含正力內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