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練功的功法,本身也是養生功法。上弧可以開胯暖丹田增強下肢血循,下弧磨背增強下肢肌力平衡和關節靈活性。中軸自轉甩手,可以放鬆上肢指向後隅、強化轉動時的平衡感,擰轉身軀按摩內臟,還可鬆胯開胯。
落胯圓襠開腳弓,除了增加下肢血循,更重要的是增加移動時的敏捷性。不管是上下移動,或是突然前衝突襲出劍出拳,都有賴落胯開胯圓襠的腳弓。
每次練習都盡量做到百分百,然後過一段時間,學了新功法,再回頭來練習,會發現,原本的百分百,大略只有70-80,還可以再做得更好。
走就是人剛我柔,粘就是我順人背。沾,不是粘。輕觸不用練就會的是沾,但粘要練完引落、連環、串子、罡氣,才能時刻我順人背。如果想要我順人背,我佔優勢而對方劣勢,就是要粘。而最重要的是四正四隅的方位術,脫離方位無太極,因為太極拳又名十三勢,十三勢就是方位術。方位術就是太極拳的內核。
撞拉轉發的無力被動開翅摔,之所以可以輕鬆摔人,是因為把每個可以加分的小技術全部加在一起用。被動推人故自己移到對方身後,同時開翅讓對方無力化,左手腳外三合以帶掌纏頸,雙手一推一帶,讓對方旋轉、高低傾斜、後仰,難以支撐,自然容易被摔。
帶掌是走上半反環的掌法。一定要走到後隅,方位錯就無力。帶掌要有威力,肘椿要穩固,肘強拳就強,要記得肩肘爭力。帶掌常用的是採挒肘都進環的型態。要能採挒肘進環,要先練「揉掌」,以外關穴內關穴為軸,轉動前臂,大約擺動15cm,可以產生剪力和輾磨力。練習熟悉後,延著帶掌軌跡做無數個揉掌,就是採挒肘進環的帶掌了。之後再加上轉身,就是一個常用且威力強大的帶掌肘擊了。
下週來熟悉帶掌的幾種應用,以及練習上翻肘引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