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5日 星期三

揉身連環(六.一) 2025.11.5

上弧龍腰  上下相隨連環腿法 揉掌 

左右移身上弧衍生龍腰,可以訓練龍腰左右交替使用。增加髖關節活動度與強化下肢肌力並增加平衡感,還可讓長期久坐辨公桌的人平衡腹背慣性,矯正彎腰駝背的習性。

祖師拳論說:「上下相隨。」葉宗長文章曾言:「先將連環練入體,再將連環沉腳底。」所以手部有推托帶領四個環拳,腿法也有推托帶領四種動態。上身要沉肩墜肘,下身也有落胯頂膝。肩樁有方圓交變,襠部也有圓襠與出腿前的縮含微夾變化(如古畫美人姿態)。

推:前蹬可走推掌路線,省力連貫且蹬完後身體會自動向前,動作也相對穩蔽。推掌前蹬和直線收腳出腳,直線加送胯的前蹬比,實測力道大約為4:1:2。

托:絆腿可走托掌路線,與直線回勾比,相對省力且能帶出全身動態,退步跨虎的前推勾絆腿摔就是例子。

帶:鞭腿可走帶掌路線,走上半環先上再下往後隅走。出腿時可以做襠部的方圓交變,圓襠和微夾再出的力量比大約是2:3。且微夾膝再出腿法更隱蔽更快,也較不易被截擊大腿或襠部。

領:主攻膝部及小腿的斧刃腿或是卡夫踢也可以走領掌路線,或是推掌路線。力量都會比單純直線收腳出腳還大,也更能引出全身動態。如果是領掌路線,大概上身都是正在做化解而往後微仰身。如果是推掌路線,大概上身會有往前攻的意圖。直線收出腳:直線加送胯:推掌式斧刃腿:領掌式斧刃腿的力量實測:1:2:3:3.3。


揉掌,是采挒肘靠入環的典型動作。之前講以手部大約外關穴為支點揉動,是怕學員肘部不會動以及增加全身動態整合及增加練功難度時說的。如果已經練熟了,肘會動了,那揉掌可以前臂中點為支點揉動,大約會在支正穴或是三陽絡穴一帶。這樣揉動會更流暢。


側踹(蹬)的領掌式出法,下次再來練習加實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