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5日 星期三

鬆柔練拳(五.十) 2025-10-15

方陣縮放  戳砸斜角拳 開肩與主副手  氣打 反身大纏龍形猴相  托掌複習 挨點指領  輕接觸對練千斤不壓稍 

正力的方陣是由東北、西南、西北、東南這四隅構成。當後隅由肩前移到肘部,稱為小環打,右手還是走東北西南這斜角線,即使是雙手直立呈正三角形時也是走梭形環。而當方陣左右壓縮(涵胸縮肩、左低右高、右高左低),在垂直投影上,方陣會呈狹長形,而使兩邊的邊線看起來很近,這時打出的斜角拳會看似直接由中線出的中線拳,但其實還是斜角拳。中線拳在其他武術體系因有配套措施而合理可用,但在本門體系內,則因與其他配件不相容而被視為不合理用法。

戳砸單看拳的路線,會以為沒有走斜角到後隅,而是先折向中軸,再折向前隅。但其實因為我用轉身移動我的後隅來配合拳,實際上拳還是走斜角由後隅再到前隅。甚至手被制住無法動時,後隅移動更多,會讓拳看似由邊線直出,但還是走斜角。

正力只在方圓交變,但在單鞭施技制人時,會短暫出現右手開肩,要立刻補位補上。主副手的主手一定要是正力,但當主手變成副手,可以容忍暫時開肩,只要我的開肩手還是比對方佔優勢,為了讓當時的左手主手有完美的正力,但當我的副手又變回主手時,一定要完全是正力。總之左右手輪流當主手,而當副手時可以暫時容忍出現相對於敵人較佔優勢的開肩,但下一秒要隨即補位補上,因為又換它當主手了。

門內有氣打的打法,宗長教授是用來秒殺對手,或是快速制敵、或是街邊衝突被抓住手時用,總之主打一個猝不及防、出奇不意的斷打。可以和常規如江河滔滔不絕水流的打法交替使用,讓敵無法預料我的速度。同時氣打時伴隨發出的聲響兼有震懾心神的效果,可以讓敵人暫時佔煞。與學員拿靶實測,速度比常規出拳更快,力度稍增,同時發出的聲響會讓人為之一僵。

反身大纏最怕回頂敵人,所以初階時為了確保方位正確與不回頂,會是龍形、拉手貼耳、猴相、虎坐鷹翻。但當方位對了、也不會回頂了,為了增加倒手的貼合度,要調整為標準版的龍形、猴相、拉手貼耳、虎坐鷹翻。而猴相不是全部轉完才拉手,這樣會貼到正臉,而是要猴相做一點點(0.1)就接著做拉手貼耳,猴相(後0.9)與拉手貼耳會一起做。

指領法因為以前是密中密,常不見於文獻中,但「挨何處、何處討消息」其實已經暗示了指領法的存在。 

今日輕觸對打,學員練習以上翻肘化解我攻去的拳再回擊。第二回合,學員主攻,我以帶掌化解防禦,但當我在中距離防後再攻時,因為「千斤不壓稍」,壓稍效不佳,我的帶掌並無法對學員動態形成有效干擾,他還是可以一直出拳打我。而當我的帶掌敷鎖進到貼身距離時,因為「以尖制根」,學員動態被干擾控制變成難以再出拳回擊,就算出拳也因我習於貼身反制再出而我還是佔優勢。總之,貼身打是太極拳最有利的距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