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6日 星期日

《太極拳體用歌》是「動手梢牽」不是「湧泉根摧」(宗長文章)

《太極拳體用歌》是「動手梢牽」不是「湧泉根摧」

宗長 葉金山
過去台灣和大陸隔絕封閉數十年,學太極拳的人在無法到大陸求證是非的情況下,少數拳師透過強大的軍政地位,並藉著強大文宣推波助瀾,把台灣的太極拳,在短時間內,全都改成了以腳底湧泉帶動身手的「湧泉法」;由於這些人的軍政地位崇高、聲勢浩大,造成「湧泉法」遍地橫流,最後甚至漫延到了其他各種內外家武術之中。
「湧泉法」的太極拳,在台灣幾乎成為少數門派以燒香拜墳方式,進行宗教式膜拜信奉的基本教義;因此「湧泉法」在台灣已經是沒有人敢碰觸的神主牌;有些門派的極端武師,更拿著「湧泉法」的太極拳,以打假拳之名,四處挑釁不服從者,甚至動用各種不光明的手段試圖封殺「指領法」的言論;他們混淆人心的口號就是:「連太極不動手都不知道,還敢自稱太極拳!」於是在是非不分之下,台灣人便只知有「湧泉法」,而不知有以指領身,以身領步的「指領法」


可是事實上,中國武術自明代槍家吳殳有記錄以來,讓全身節節貫串的「整勁、用勁」方式就分為「指領法」和「湧泉法」兩種,絕不是只有「湧泉法」一種;這是學習中國武術的人,理當具備的最基本常識。一個太極拳家,如果只知道有「湧泉法」,而不知道有「指領法」,是非常可惜的;少數人把「指領法」辱為假拳,這就是以自己的鄙陋傲慢,賤踏中國武術的博大精深,這種人和他的師門,終究要被歷史定位為毀滅中華文化的打手。
由於太極拳「整勁」之後,形成「上下相隨、節節貫串」,所以從動作外表看起來就像是「不動手」,所以才會有人說:「太極不動手」。因此「太極不動手」這句話,並不能說是全錯的。可是「太極不動手」這句話,只說要整勁而讓手看起來不亂動是真的,並沒有說太極拳一定要從「湧泉」開始整勁;更沒有說一定要用「湧泉」來帶動身手。所以那些妄說:「因為太極拳不動手,所以太極拳一定要用湧泉來帶動身手。」這就根本是瞎說的。
「太極不動手」的節節貫串整勁方式,不是只有一種,而是至少有兩種。「太極不動手」的整勁,可以用「湧泉法」從腳底湧泉整到手上來;也可以用「指領法」從手指尖整到腳底下去。這兩種節節貫串的整勁方式,就是明代槍家吳殳在《手臂錄》中所說全身「合而為一」的兩種整勁方式。
所以,任何人都可以用「湧泉法」節節貫串達成「太極不動手」,任何人也都可以用「指領法」節節貫串達成「太極不動手」。所以「太極不動手」,只是一句空泛的話;如果沒有再深入弄清楚,「太極不動手」究竟是要用「指領法」還是要用「湧泉法」,那麼「太極不動手」這句話,就根本沒有任何價值,說了等方於沒說。
「指領法」和「湧泉法」合而為一的整勁技術,兩者所表現出來的外形,高明時可以作到外表幾乎一模一樣,令人難以分辨;可是其內在精神,卻完全不同,甚至毫不相容。我們在道場上,示範這兩種整勁的動作,如果不是在示範時刻意漏出破綻,一般人根本就不可能分辨出其中的差異;這也是太極拳一直強調:「凡此皆是意,不在外面。」的原因。因為從太極拳招式動作的外面、外表,極難看出「指領法」和「湧泉法」的差異,太極拳的難學就在這裡,太極拳會出錯也就是在這裡,太極拳的祕密也就是在這裡。
楊氏太極拳是內家拳,理應用內家的「指領法」,不可能用傾向於外家的「湧泉法」;因此最早形成「湧泉法」的太極拳,極有可能是一些沒有長期跟隨楊家師父學習的人,或未得楊家真傳心法的人,在他們淺嚐即止,離開楊家師父之後,自己就想當然爾地,一個人躲在家裡編造太極拳套路和功法心法,所以才會拿不是太極拳的「湧泉法」,混到楊氏太極拳之中。
經過多方探查,我們發現台灣最常被武師用來證明「湧泉法」的歌訣,就是出自鄭曼青著作中的《體用歌》。《體用歌》的作者不明,但由於《體用歌》中有「打手安用手」一語,這「打手」一語,是楊氏太極拳「推手」的古代用語,就像我們的王蘭亭太極拳,就是用「打手」而不用日後楊氏太極拳所說的「推手」;因此《體用歌》的作者不像是楊氏太極拳使用「推手」一語之後的人所作,所以作者應該不是鄭曼青,鄭曼青自己似乎也沒有說《體用歌》是他作的。
由於台灣很多人經常斷章取義地截取《體用歌》裡的一兩句話,來證明太極拳是「湧泉法」,所以我們要對《體用歌》作深入分析,以證明《體用歌》所講的,根本就不是「湧泉法」,以下就是《體用歌》的內容:
《體用歌》:「太極拳,十三式。妙在二氣分陰陽。化生千億歸抱一,歸抱一。太極拳,兩儀四象渾無邊。御風何似頂頭懸。我有一轉語,今為知者吐:湧泉無根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體用相兼豈有他?浩然氣能行乎手,掤履擠按採列肘靠進退顧盼定。不化自化走自走。足欲要向前先挫後,身似行雲,打手安用手?渾身是手,手非手。但願方寸隨時守所守。」
台灣很多人,就是拿上述這首《體用歌》來宣揚「太極不動手」,再接著推銷「湧泉法」的。可是我們看完《體用歌》全文,卻發現《體用歌》中,所講的「十三式」,和王宗岳《太極拳論.太極拳十三勢》的「十三勢」,名稱不同,根本是「式」、「勢」不分。王宗岳《太極拳論.太極拳十三勢》中的真太極拳,也不是以《體用歌》的「兩儀四象」來建立太極拳,而是以「八卦五行」來建立太極拳,這點《體用歌》也沒弄清楚。
至於《體用歌》中所講的:「化生千億歸抱一。」和《太極拳論》的觀點也完全不同。《太極拳論》是講「太極者無極而生」,所以「太極化生千億」之後,要歸也要歸於「無極」,不能歸於「一」。
「太極化生千億」之後,絕對不能歸於「一」,因為「無極」是無形無相超越名言的,「一」是名言;所以「無極」不是名言「一」,「太極」有形有象,「太極」自己才是「一」。如果「太極」是「化生千億歸抱一」,那麼「太極」就是歸歸於自己了,這樣「無極」就不用存在了;由此可見《體用歌》的太極哲學,和《太極拳論》的太極哲學,兩者根本不一樣。
《體用歌》短短幾句話中,就在太極學理上,出了這麼大的紕漏,可見《體用歌》的作者,對中國的太極哲學,和《太極拳論》的太極哲學,似乎沒有完全弄清楚;所以寫《體用歌》的人,不可能是對太極拳學理有深入研究的人,反而是有很多地方搞錯的人。因此《體用歌》絕不能拿來代表太極拳,任何人也都不應該拿《體用歌》來鉗制太極拳。
至於整篇《體用歌》中,和「太極不動手」的「手」有關係的,也只有三段話:
  1. 「體用相兼豈有他?浩然氣能行乎手」和手有關。
  2. 「採列肘靠」和手有關。
  3. 「身似行雲,打手安用手,渾身是手,手非手」和手有關。
《體用歌》裡面,根本就沒有「太極不動手」的文字,也沒有「太極不動手」就是用「湧泉法」的主張。至於《體用歌》中「湧泉無根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這句話,雖然有提到「湧泉」,但只說「湧泉」不能沒有「根」,完全沒有說要用「湧泉」來「整勁、用勁」,也沒有說要用「湧泉」來帶動身體和手,更沒有說要用「湧泉」來帶動太極拳的作戰。
中國武術博大精深、派別眾多,中國武術中講「湧泉」要有「根」的武術,並不一定就是用「湧泉」來「整勁、用勁」的武術。「湧泉有根」和用「湧泉」來「整勁、用勁」,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湧泉有根」和用「湧泉」來帶動「身體」和「手」,也同樣是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所以「湧泉有根」和「湧泉帶身手」,是兩回事,絕不能混為一談。
我們舉峨嵋武術的《峨嵋拳譜》理論為例,來證明凡是主張「湧泉有根」的武術,並不一定就是使用「湧泉法」的武術,反而多是使用「指領法」的武術
《峨嵋拳譜》中說:
「爾以丹田,我以湧泉;爾以根摧,我以梢牽。」
看仔細了嗎?峨嵋拳強調他們的武術是用「湧泉」,但是峨嵋拳卻不是用「湧泉」的「根摧」,反而是用「動手」的「梢牽」;也就是說,峨嵋拳即使是強調「湧泉有根」,但卻不是用「湧泉」的「根摧」來作戰,而是用「動手」的「梢牽」來作戰。
《峨嵋拳譜》:「爾以丹田,我以湧泉;爾以根摧,我以梢牽。」的論述,和吳殳在《手臂錄》中所記載的峨嵋槍和石家槍,幾乎完全一樣,可見「動手梢牽」的武術,在中國不但確實存在幾百年,還被某些門派奉為至高的圭臬。
《峨嵋拳譜》主張「湧泉有根」,卻採取「動手梢牽」;就可以明白,太極拳《體用歌》裡面講「湧泉無根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根本就沒有偏狹地說是要用「湧泉」的「根摧」來練拳作戰;《體用歌》裡面講「湧泉無根腰無主,力學垂死終無補」也根本沒有說不能用「動手梢牽」來練拳作戰。
況且太極拳《體用歌》:「身似行雲,打手安用手,渾身是手,手非手」是一整句話,你不能斷章取義,只截取「打手安用手」一句話,就說「太極不動手」;否則你看了《峨嵋拳譜》,你也可以不看其他地方,只截取「爾以丹田,我以湧泉」而不講「爾以根摧,我以梢牽」來騙人說峨嵋拳就是用「湧泉法」。
我們讀書看文章,是要看整體的,不能斷章取義。像「身似行雲,打手安用手,渾身是手,手非手」這句話中的「渾身是手」不就代表「手」比「腳」還重要嗎?不然為什麼不說「渾身是腳」或「渾身是湧泉」?「渾身是手」就是說,當全身能都夠配合手一起運用,如此手本身就不再只有手的原本作用了,手還起了融入了身體和腳的作用了,所以手就不再是手了,而身體也等於具有手的功能了
「身似行雲,打手安用手,渾身是手,手非手」這句話,明明講的就是「手」的重要性,裡面沒有一句話是不要用手的,裡面也沒有一句話是講「腳」或「湧泉」很重要的,整句話甚至連提到「腳」或「湧泉」都沒有,怎麼可能是用來主張用「湧泉法」的?
至於「體用相兼豈有他?浩然氣能行乎手」就是說,太極拳能夠有體又能用於技擊,一定是讓可以帶動全身貫串的氣,從身體練到手上,讓手能和身體結合運動。為什麼太極拳講氣的時候,要講氣從身體行於手?而不講氣從手行乎身體?因為太極拳的氣,是以丹田為中心源頭,所以凡是講氣,就必須講氣從身體的丹田源頭行乎手,而不能講氣從手或腳行乎身體;因為手或腳不是氣的源頭,從手或腳行乎身體的,是回來的氣,不是出發的氣,所以講氣才會必須講從身體行乎手。
氣就像電,丹田可比作發電廠。電傳到家裡,讓電到達每一個家裡的電器產品,電的流動,也讓洗衣機運轉,你不能說洗衣機在運轉,是發電廠本身的運動所帶動的,發電場是固定機房,它只負責發電,是電讓洗衣機動的,不是發電場這個機房動來動去而讓洗衣機動的;就像電池讓風扇轉動,電池也不必自己轉來轉去一樣,所以風扇的轉動是靠電的,不靠電池的轉動而帶動的。
所以你的氣從身體傳到手讓手運動,是氣讓手運動,不是身體帶動手的,身體只負責供應氣,身體不必動,只要氣傳到手上,手就會動;道理很簡單,你可以試試看,你的身體完全不要動,手一樣可以動,這就證明手的動不是身體帶動的。
至於腳底的「湧泉」,更不是手能夠運動的原因,「湧泉」和手一樣,都不是氣的源頭,湧泉的氣也是身體供應的,所以太極拳手上的氣,不從腳底的「湧泉」來。所以一些不幸失去雙腳的人,他們的手一樣可以動來動去;台灣有人發明「輪椅太極」,讓那些雙腿不能動肢障人士,坐在輪椅上一樣可以打太極拳;「輪椅太極」就像你坐在地板上,別人來攻擊你,你一樣可以用太極拳對付他,這時候你不可能用「湧泉法」,如果你用「湧泉法」,那就糟了,因為你的腳不能動,「湧泉法」一點用都沒有,所以這時候你必須用「指領法」來打,如果不用「指領法」,你的太極拳就完全沒用了;所以世界上不可能有「湧泉法」的「輪椅太極」,如果有也不能用,肢障人士練了也是白練。
所以「浩然氣能行乎手」,是指氣能讓手動,不是身體能讓手動,更不是說手是由「湧泉」帶動的,「湧泉」沒有這個本事,如果你一定要用「湧泉」來帶動手,你就要用撐的,或用蹬的;但是這樣太極拳的《體用歌》就應該寫成「體用相兼豈有他?浩然氣能行腳底!」可是《體用歌》沒有寫成「浩然氣能行腳底」而是寫成「浩然氣能行乎手」,就是告訴我們「手」的「指領法」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太極拳的手很重要,手有臂、有肘、有腕、有掌、有指;手臂要能轉動、能旋動、能絞動,手臂的「肘、腕、掌」要能動,「手指」更要能展指,「手指」要能作出金剪指來領勁,所以身體的,要能夠通達到手臂,好讓身體和手連結在一起,這樣手才能動,最後身體也才能配合手的動作
「浩然氣能行乎手」就是說,身體和手的氣要聯結起來,身體和手才能像接通電源一樣連貫在一起,這樣身體和手才能夠節節貫串一起活動;不是你身上的氣一傳到手上,手反而靜止不動的;就因為很多人打太極拳,手笨笨地杵在身前,「臂、肘、腕、掌、指」,全都呆滯地杵在那裡,完全等待湧泉來撐出,因而不會用「動手」的「梢牽」來施展摔打拿,所以「浩然氣能行乎手」目的就是要讓身體能夠配合手的運動
太極拳的「氣」不是死的,「氣」代表太極拳身體貫串的能量。很多人打太極拳,手麻麻的就說這是「氣」,沒錯這確實是一種「氣」,但這種手麻麻的「氣」只是初步的,還不是引導太極拳全身貫串的「氣」。太極拳全身貫串的「氣」,是要帶出全身能夠行動的「氣」,是能讓身體和四肢能夠貫串,是能讓手帶動身體作戰的「氣」,如此的「氣」才是「能行乎手」的「氣」;如果你練的是不能讓手行動的「氣」,練了之後反而讓手不能動,那你練的就不是「能行乎手」的「氣」,而是「滯氣」。
至於《體用歌》中「身似行雲,打手安用手」這句話也根本不是要用「湧泉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當你的全身能夠配合手而流暢的運行時,你用「採列肘靠」進行打手的時候,你就不會只能用到局部的手了。那是因為你的手和身體用氣聯合了所以你的手已經不再是過去只會拿筷子吃飯的手了,所以你的手已經不再是過去的手了,你的手境界提昇了,你的手不再是原來不會用氣和身體聯合的手了,這時候你就可以說,我在用「採列肘靠」打手時,何必用局部的手?就因為這樣,《體用歌》才會說:「打手安用手?」
從境界不同之處來看,「打手安用手」這句話中,「打手」的「手」,是指能夠用氣把身體和手聯合起來之後,能夠用於技擊的「手」;而「安用手」的「手」,則是指沒有經過鍛鍊,還只是會拿筷子吃飯,只會作日常工作的「手」
所以說,一個人沒有練到身體和手節節貫串,沒有練到手能夠領導身步來技擊,他是不能說「打手安用手?」的!因為他還沒有那個境界,他會說:「你看我不必用手,我只要用屁股就可以打太極拳!」這是真有的事,這不是笑話,我們不但遇過,還當場聽到有人這麼說;你看公園有很多人就經常表演扭來扭去,用屁股、用腰、用後背去發勁打人,然後說這就是太極拳,可是《太極拳經》裡面,不管是「掤捋擠按採列肘靠」還是「進退顧盼定」,都沒有說打人要用屁股、腰和後背作武器的。所以沒有那個境界,就不能說:「打手安用手?」說了就會搞到不用手,而用屁股打人。
如果看《體用歌》能夠不斷章取義,如果能夠從整體去看,你就可以發現《體用歌》講到「手」的本義其實是:「因為全身的氣,是以身體的丹田作為中心,所以身體的氣也要能在手上運行,這樣身體和手就能夠貫串起來,如此你的手就能夠自然運行,而你的身體,最後也要配合手一起流暢地運行,這樣你的手就能夠領導及整合身體去作戰,你的手一旦成為戰場上的領導,如此你的手,就不再只是會拿筷子吃飯的手了!你也不必再用那只是會拿筷子吃飯的手了!」所以《體用歌》裡面講的全是「手」的重要性,根本不是講「不動手」,更沒有講要用「湧泉」來帶動身體。
除非斷章取義,太極拳《體用歌》不但不能證明太極拳是用「湧泉法」,反而證明太極拳是用「指領法」,所以把《體用歌》看成是「湧泉法」,就是郢書燕說大錯特錯。
我們從《峨嵋拳譜》:「爾以丹田,我以湧泉;爾以根摧,我以梢牽。」也可以看出,世界上凡是講「湧泉為根」的武術,並不一定就是用「湧泉」來「根摧」,反而很多是用「動手」來「梢牽」
所以即使你主張「湧泉為根」,你仍然可以主張「動手梢牽」,因為這是兩回事,一點也不會扞格,一點也不會有問題。所以不是主張「動手梢牽」的人,就是「湧泉無根」的人;很多拳師說,如果你的身手不用湧泉帶動,你不用「湧泉法」的「湧泉根摧」,就會「湧泉無根」,這也是沒見識的瞎說。
「湧泉」有沒有「根」,和你是不是用「湧泉法」根本沒關係,人家《峨嵋拳譜》使用「動手梢牽」也同樣能夠「湧泉有根」,人家明代的峨嵋槍、石家槍幾百年前就使用「動手梢牽」也同樣能夠「湧泉有根」,為什麼在某些人的嘴裡就不能了,所以根本就是瞎說。
湧泉有根」就是從頭到腳的勁整好了嘛,勁整好了能夠節節貫串靈活變動,就「湧泉有根」了,「湧泉有根」和用或不用「湧泉法」的「湧泉根摧」一點關係也沒有。《峨嵋拳譜》使用「動手梢牽」也同樣能夠「湧泉有根」;這也證實太極拳《體用歌》即使講「湧泉有根」,也不代表《體用歌》就是一定是主張「湧泉根摧」的「湧泉法」。
《峨嵋拳譜》在《手臂錄》之後,再次給我們一個清楚的證明,證明中國武術數百年來,確實分為「指領派」和「湧泉派」,這兩種流派的分別,是自古就有,而不是現在才有的。中國所有傾向於內家的武術,也必都是傾向於用「動手梢牽」的,只有停留在外家思維的武術,才會用「湧泉根摧」。
因為太極拳是內家拳,所以根本就不可能用「湧泉法」的「湧泉根摧」,而必是用「指領法」的「動手梢牽」;太極祖師王宗岳在《打手歌》中講:「牽動四兩拔千斤。」這個「牽」字,就是「動手梢牽」,如果你不用「動手梢牽」,你就會陷入外家式「湧泉法」的思維,你用外家式「湧泉法」的思維,就算你想破頭,也永遠不能了解太極拳為什麼能大鬆大柔地粘控對手,又為什麼能「牽動四兩拔千斤」?
所以說,你想了解楊氏太極拳百年前為什麼能夠無敵,你就必須改變外家式的「湧泉法」思維,你必須改用內家式的「指領法」思維,並且徹底執行「動手梢牽」的內家技術,你絕對必須如此來幫助自己,唯有你如此,你也才能幫助你的太極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