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岳太極內勁是九曲珠不是球
王宗岳祖師說:「極柔軟,然後能極堅剛」。王宗岳太極拳的「堅剛」是生於「柔軟」,有「極柔軟」之後,才能有「極堅剛」,沒有「極柔軟」就沒有「極堅剛」。
所以王宗岳太極拳是以「極柔軟」為本,在「極柔軟」之中逐漸練出「極堅剛」,這種「極堅剛」是柔性的剛力,也就是氣性的剛力,而不是硬質的剛力。這種柔性、氣性的剛力,即是內家所謂的「內勁」。
武禹襄說:「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這裡所說的「氣」,就是「柔性、氣性的剛力」,也就是「內勁」。「九曲珠」典故源於《祖庭事苑》,是說孔子困於陳的時候,得到一顆九曲珠,因為珠孔非常細小,而且內部像迷宮一樣曲折多變,孔子用手拿線無法穿過,有兩位桑間女子教孔子用蜜塗在線上,利用螞蟻搬蜜的特性,將細線穿過九曲珠的故事。
我們在打拳時,手腳向四面八方伸展,所有動作的外圍連起來,就像一個球形的珠子,把我們裹在裡面。而我們打拳時,手在這個珠子裡各個方向不停地動作,就像這個珠子裡面有很多彎曲通道一樣,如果人在這珠子裡面,手向四正四隅的任何一個方向運行動作都能夠暗藏有支撐八面的內勁,就是「無微不到了」。
武禹襄說:「行氣如九曲珠,無微不到。」就是這個意思;但是現在很多人竟把「九曲珠」講成「九顆珠子」,這是望文生義,遺笑大方,令人不屑的郢書燕說。
「九曲珠」也不是一般太極拳家講的「球」,「九曲珠」強調的重點是「九曲珠」這個球體內部的「彎曲軌道」,重點在「曲」;而「球」的重點則在「球面」的「張力」和「彈性」。
如果以太極圖來說明,「九曲珠」這個球體內部的「彎曲軌道」,就是太極圖裡面的「s」形,所以太極拳練內勁,就是練這個「s」形象微的「彎曲軌道」。
一般人打太極拳講太極拳的圓,都只講球面張力,或球面彈性。他們以為用球面的圓去掤化敵人,用球面彈性發人就是用內勁,這樣的想法和王宗岳太極拳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內勁只用球或珠子的球面張力,那武禹襄就不必談內部有曲折多變通道的「九曲珠」,只要講一個裡面堅硬沒有空隙的「珍珠、鋼珠」,或講裡面充滿空氣的「皮球」就可以了,也根本不必提到珠子裡面有曲折多變通道的「九曲」概念。
很多太極拳用勁全都在講皮球的彈性,和講如何用皮球表面的圓來對應敵人;只有追隨王宗岳的武禹襄講「九曲珠」和「九曲珠內」部的「彎曲軌道」。
對王宗岳太極拳而言,內勁不是皮球的表面張力,皮球的表面張力是「外勁」,不是「內勁」;「九曲珠」裡面合於方位的彎曲軌道,能夠支撐八面的力量,才是「內勁」。很多人打太極拳以球的概念去練內勁,練了一輩子仍然無法應用,原因就是所練的都是球面的外勁,而不是九曲珠軌道的內勁。
從武禹襄的「九曲珠」理論中,我們可以看出,王宗岳太極拳和其他太極拳從根本上就是完全不同性質的太極拳。王宗岳太極拳的內勁運用,不是一般太極拳的「皮球」概念,而是「九曲珠」的概念;王宗岳太極拳內勁不是「皮球」的「表面張力」和「彈性」,而是「九曲珠」內部的「彎曲軌道力量」。
內家有云:「勁由於筋,力由於骨。」王宗岳太極拳「九曲珠」內部的「彎曲軌道力量」是藉著「翻轉筋骨、翻筋轉骨」所得。王宗岳太極拳「積柔成剛」的奧妙,就在於以大鬆大柔來「翻筋轉骨」,讓體內形成動靜皆備、無時不在、支撐八面,能施於各種戰技的強大樁形結構力,也就是「內勁」。
宗岳門所說的「翻筋轉骨」,即是傳統武術所謂「調筋、易筋」之術也。「調筋、易筋」以成「內勁」之術,不外乎是藉著鬆柔不用肌力的技術,達成「翻筋絡,串關節,轉骨架,成新樁」工作。能翻筋絡,就能展筋束骨;能串關節,就能使肢體節節貫串;能轉骨架,就能使勢架結構穩固;能成新樁,就能完成全新結構樁以應敵,這是因敵成體。
「翻筋轉骨」要有正確的功法,才能形成具有堅強結構力的樁形,才能應用於技擊,「翻筋轉骨」如果不能形成具有堅強結構力的樁形,就會變成非武術的養生動作或舞蹈動作,而不能應用於武術技擊。大部份養生太極,或舞蹈太極之所以不能技擊,就是因為沒有「翻筋轉骨」,或有「翻筋轉骨」,也是無法成樁的動作,所以才不能夠用於技擊。
「翻筋轉骨」的技術最重要的是從「無極」鬆淨不動而出發,也就是說身上不該動的地方,是要完全鎖定不動的,這是鎖定關節的技術。談到鎖定關節,王宗岳太極拳和其他武術有一些不同的地方,其他武術會用肌力鎖定關節,王宗岳太極拳則完全不用肌力鎖定關節,而是用「無極式」的鬆淨不動鎖定關節。
王宗岳太極拳之所以能用鬆淨不動方式鎖定關節,是因為王宗岳太極拳用方位定樁,是運用方位結構力,所以才可以不用肌力鎖定關節,如果不懂方位結構力,卻又不用肌力,遇巨力就會崩潰。
「翻筋轉骨」其次最重要的是「平肩」,能夠先會「沉肩」才能夠「平肩」,不能夠「沉肩」就不能夠「平肩」。「平肩」不是一個形容詞,是一種肩形,手摸到肩上,會有平平的感覺,在技擊中不論手舉高或放下,要無時無刻不「平肩」,不能夠平肩,是不可能練成成各種內勁技術的。
其次諸如:「起梢不起根、落梢不落根、伸梢不伸根、收梢不收根,擰梢不擰根、撐梢不撐根、轉梢不轉根」都是「翻筋轉骨」不可不知的基本原理,如果根梢同起同落,同伸同收,同擰同撐同轉,內勁會空洞化,無法應付巨力。
經過「翻筋轉骨」的長時間鍛鍊之後,雙手的指、腕、小臂、肘、大手臂,以及身體各部位和兩腳,會在戰鬥的勢架中,隨時具備比運用肌肉力還要好用,還要有效,還要強大的樁形結構力,這也就是內家武術所謂神行機圓,支撐八面的「內勁」。
所以說「內勁」的形成,主要是透過「翻筋轉骨」而來。一般藉著身步位移或抖搖彈炸.....等技法,所發出的各種勁,並非內家武術所謂的「內勁」,而是「內勁」的用法,是「發勁法」。
一般人都以為能用「發勁法」展現的強大勁道,就表示這個人擁有內勁,其實「發勁法」所展現的勁道,只是發向某一角度的某一點的勁道,是局部的勁道,這個勁道是「放箭」的勁道,並不能用來證明在整個拳法中,是否真有潛藏在內,神行機圓,「張弓」般支撐八面的「內勁」。
一般人並不知道內家說的「內勁」不是指「放箭」的勁,而是指「張弓」的勁;「發勁法」展現如「放箭」般的強大勁道,只是局部的,局限的勁道,這不是內家說的「內勁」;內家說的「內勁」是全面潛藏在勢架內,神行機圓,像「張弓」般,隨時能夠支撐八面的勁道。
如果「發勁法」,內在裡面沒有真正神行機圓,支撐八面的「內勁」,做為接手的前置手法,事先進行奪位,「發勁法」即使再強,未發勁前就會有斷續現象,極易被人控制,技擊時仍難以搶到或掌握確發勁時機。
我們以內家拳來說,楊澄甫所傳沒有強烈發勁的鬆柔拳架,或董海川所傳八卦先天掌沒有強烈發勁的轉掌,對真正懂得「內勁」技術的人來說,就是練「內勁」用的拳架,就可以練出真正神行機圓,隨時能夠支撐八面,並且可以用於應敵的「內勁」。
但是對於不懂得「內勁」技術的人來說,楊澄甫所傳沒有強烈發勁的鬆柔拳架,或董海川所傳八卦先天掌沒有強烈發勁的轉掌,絕對會被那些完全不懂得「內勁」技術的人污衊成是養生架,甚至就真的只能練成養生而不能技擊了。
真正懂得「內勁」,會用「內勁」的人,是不會一直以忽快忽慢連續發勁的拳架,或以各種千奇百怪的「發勁法」來證明自己有「內勁」,更不會以為這就是「內勁」的拳架練法。他可以在鬆柔慢勻的鬆柔勢架中,在鬆柔勢架的轉換中,在任何一個時間點上,隨時停下來讓人用力量檢測鬆柔拳架中,是否具有「內勁」。
所以說很多人並不懂什麼是「內勁」,而總是用「發勁法」來講「內勁」,內家的「內勁」和「發勁」所講的,以及所要表達的,是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
「內勁」的勁是講潛藏在內的,「發勁」的勁是講顯露於外的,如果連這一點都搞不清楚,是很難懂內家的;也根本不可能弄懂太極拳為什麼柔緩慢勻地練,先天八卦掌為什麼不發勁地練,因為它們要練的就是潛藏在內的「內勁」,而不是練顯露於外的「發勁」。
不是拳架不發勁就是不懂「內勁」,就是養生架;更不是拳架一直發勁就是懂「內勁」,就是技擊架;也不是有千百種勁法就是懂「內勁」就是技擊架。把「發勁」當成「內勁」的,反而是不懂「內勁」的。
「內勁」是潛藏於內的,所以只要懂得運用「內勁」的技術,楊澄甫所傳沒有強烈發勁的鬆柔拳架,或董海川所傳八卦先天掌沒有強烈發勁的轉掌,本身的鬆柔形態就是中國內家真正練「內勁」的真傳拳法,那些被後人改成拚命發剛勁的太極拳或八卦掌,反而不是練「內勁」的拳法,頂多是練勁之「外用」,而不是練勁之「內體」。
世間鬆柔不發勁的拳架,練勁的大方向都沒有問題,問題只在懂不懂真正「內勁」的技術,真正懂「內勁」的技術,能將拳架調到有內勁就能用,不懂「內勁」的技術,拳架調不出內勁就不能用,只此而已。
才華高的初學者拳架外形鬆柔均勻,演練精熟,往往和功力高的老師父拳架外形差別無幾,不懂門道者看上去,更會覺得有過之而無不及,但是用起來卻天壤之別,其原因就在「內勁」調整的問題上。
所以說,太極拳、八卦掌鬆柔拳架的內勁概念都是對的,鬆柔太極拳彼此之間的優劣,不在拳架;而在誰的「內勁」技術簡明易懂,圓融扼要,易練易成;拳架差異的爭議是枝節,「內勁」才是根本,太極拳的優劣,就在王宗岳祖師所講「懂勁」間產生了高低的分別,也因而產生了拳法的好壞。
由於對「內勁」的錯誤認知,很多人教發勁,錯誤地把訓練重點放在發勁最後一剎那的「發得出」動作,於是拚命在發放的動作中練習,強調這個勁要怎麼發,那個勁要怎麼發,因此忽略了「接得到才發得出」、「能引進落空才能四兩拔千斤」的發勁整體概念。
太極拳在技擊中說要「接得到」,並不容易,太極拳技擊難免格擋,卻不主張用格擋來「接得到」,太極拳更不能只會接輕擊淺擊的慢拳,卻不能接重擊深擊的快拳,所以太極拳的「接得到」是能做到能「奪快拳重拳之位」而接得到。
八卦掌有謂:「好漢交手位奪位,蠢人交手捶還捶。」「奪位」之術,是中華內家武術特殊且至高的交手技術,中華內家武術與國內外各種武術的形態,之所以有明顯差異,便是在「奪位」和「還捶」的特別重視與不特別重視,或完全不重視之下,形成差異。
「以位奪位」首重方位變化,所以優先強調鬆柔靈變,以柔制剛的「高技巧」,「以捶還捶」首重快速剛猛,所以優先強調硬打硬進,敢碰敢撞的「高速度」。
祖師王宗岳說:「快何能為?」即是試圖以「位奪位」之高巧技,取代「捶還捶」之高速度。祖師王宗岳說:「快何能為?」不是批評快速無用,而是主張以「奪位技術」,練出比「快速技術」還要更圓融兼備的全面綜合戰技。所以說,不懂得運用「奪位技術」的人,是完全沒有資格講「以慢打快,快何能為?」這種話的。
「以位奪位」的內家拳和「以捶還捶」拳法有沒有差別?當然有,就是連對方出手時,我方接手或格擋,「以位奪位」者的手法動作,和「以捶還捶」者的手法動作,就完全不一樣;如果練太極拳,卻只會用「還捶法」的手法接手格擋,而不會用「奪位法」的手法接手格擋,那是同樣沒有資格講「以慢打快,快何能為?」這種話的。
王宗岳太極拳是「方位拳」,是內家中最重「奪位」技術的武術。王宗岳太極拳的「奪位」之術,基本上有二種,一是「轉向奪位」,二是「翻筋奪位」,而這兩種奪位技術,本質上都全是以方位克方位的「方位技術」,只是運作的方式不同罷了。
「轉向奪位」是以「四正四隅」的「引落合出」技術,利用「方位」避正打斜,以正驅斜來奪位;「翻筋奪位」則是,以「推托帶領」的「翻筋轉骨」技術,在交手之際,以「九曲內勁」走太極圖曲線形達成奪位。
「轉向奪位」須知「四正四隅引落合出」的「方位」之術,「翻筋奪位」則須知「推托帶領翻筋轉骨」的「九曲內勁」走太極圖曲線形之術。「轉向奪位」與「翻筋奪位」之術結合起來,就是王宗岳方位太極拳最完美的「以位奪位」之術。「轉向奪位」與「翻筋奪位」兩種方位技術的統整運用,讓王宗岳太極拳成為名符其實,獨樹一幟的「方位拳」。
「轉向奪位」以四正四隅的引落合出方位為本,「翻筋奪位」則以推托帶領的翻筋轉骨內勁為本。而「翻筋轉骨」之術,如果沒有在推托帶領的運行軌道中,形成神行機圓,支撐八面的強大「內勁」,便不可能達成「翻筋奪位」的目標。
「翻筋奪位」是在接手的時候,以太極圖的「s」形內曲線去接手,進而達成奪位的技術。一般求「快」的武術,在接手時,大多是以快速度往前直接去碰撞方式格撞對方,是直來直往的,這基本上就是「以捶還捶」的技術。
「翻筋奪位」以太極圖的「s」形內曲線去接手,在不明奧妙者看來是完全緩不濟急的,其實正確的「翻筋奪位」功法裡面暗藏著很多奧祕,如內勁極強,變動輕靈,利於轉向,碰撞力小,防護範圍從下至上更寬,在任何一點接觸到敵人都可以反擊,反擊的效益極佳,接手動作裡面藏有第一時間完全保護頭部或身體的奪位式格擋防禦動作,所以接手速度不會慢於直接格擋,是非常有效益的接手技術。
傳統內家武術就是用「轉向奪位」配合「翻筋奪位」的技巧,以九曲珠內的曲線一邊接手一邊壓制、控制敵人而反擊的,所以內家武術才會在外形動作上,看起來和拳擊、泰拳、空手道、合氣道、跆拳道這些武術技法有這麼強烈的風格差距;而王宗岳太極拳則是以方位技術,把「轉向奪位」和「翻筋奪位」的技巧發揮到更淋漓盡致的特殊拳法。
王宗岳太極拳的「翻筋轉骨」的「調筋、易筋」練「內勁」之術,僅以簡單的「直線」和「環」作為主體鍛鍊,在直線和環之外不練用其他動作的內勁,而在「直線」和「環」中,又以「環」內的「推托帶領」為訓練主體,「環」內的「推托帶領」即是王宗岳太極拳「九曲內勁」的綱領。
在練「內勁」之前,對「內勁」必先要有一定的認識,才能夠知道自己要練的是什麼樣的「內勁」。一般而言,九曲珠內部軌道「內勁」結構力的運用,至少必須要能夠符合以下三個條件,才能應用於太極拳的摔打拿踢:
- 在受力極堅剛時能走化不頂不塌。
- 在未受力極鬆柔時可粘敷不丟不脫。
- 以上兩者必須在方位環內進行。
太極拳不是只有在站樁不動時,或每一勢架的結束時,有結構力「內勁」就可以了,最重要的是在勢架的每一個動作,從一開始到最後,以及每一個動作的每一個轉寰細節,伸縮開合的每分每秒中,都要能夠擁有支撐八面的結構力內勁,而不是只有在擊中的最後一點上才顯現內勁。
很多武術只講究擊中那一剎那的勁道,其運行或出拳的過程是否潛藏有內勁則不甚在意。王宗岳太極拳卻嚴格要求每一個動作的轉寰細節,及伸縮開合的每分每秒中,都必須潛藏有內勁,又必須做到「在受力極堅剛時能走化不頂不塌,在未受力極鬆柔時可粘敷不丟不脫」才行。
如果在「受力極堅剛」時不能完全而徹底的走化不頂不塌,那就會和敵人的來力頂抗形成滯抗的雙重,不管是輕頂重頂都是雙重。如果在「未受力極鬆柔」時不能粘敷不丟不脫,那可能就是內勁鬆散崩潰,曲線未能成勁,因此追不上敵人。
李亦畬說:「實非全然佔煞,虛非全然無力。」「實」不佔煞,就是宗岳門所謂「在受力極堅剛時能走化不頂不塌」,如果在受力極堅剛時不能走化不頂不塌,便必然會佔煞僵滯;「虛」不無力,就是我所謂「在未受力極鬆柔時可粘敷不丟不脫」,如果在未受力極鬆柔時不能粘敷不丟不塌就是無法施展神行機圓支撐八面的「內勁」。
李亦畬在談到太極拳時說:「彼有力我亦有力,彼無力我亦無力」。很多人誤會這句話的意思,誤以為李亦畬說技擊時對方用力,我就要用力去對抗,如果對方不用力,我就不要用力去對抗。
其實李亦畬「彼有力我亦有力,彼無力我亦無力」,只是在說明太極拳「內勁」在遭遇敵人施展大力和小力時所自然產生的現象,不是在教人要用力或不要用力,因為太極拳的走粘都是大鬆大柔,完全不用力的。
太極拳的「內勁」是以潛藏的「暗勁」形式出現,所以用內勁的人不會感覺自己在用力,別人從旁邊看,也不會覺得他在用力。用「內勁」的我,只是以「翻筋轉骨」的模式進行運動,無論對方用力來壓制我的內勁,或不用力來壓制我的內勁,我只是以我自己的方式繼續「翻筋轉骨」而已,絕不會因為對方用力或不用力而有絲毫改變力道;也不會因為對方用力,我就用力頂,更不會因為對方不用力,我就鬆軟癱瘓;也更不會因為對方一下子用力或一下子不用力,我也根著一下子用力或一下子不用力。
總之「內勁」的運用,是我做我自己的事,和對方用力或不用力完全無關。唯一有感覺的是,當對方用大力壓在我的內勁上時,我身手步在變動中,會自動出現極堅剛的強力回應對方,這種極堅剛的強勁不是刻意的,也不是肌肉力的,是「翻筋轉骨」的動作自然產生的,最重要的是對方壓出來的,不是自己用意去製造的。
如果對方的手完全不用力地沾粘在我手上,我仍然只是做著相同的「翻筋轉骨」動作回應,這個動作和對方用大力時沒有絲毫不同,但這種情況下,我們卻不會感覺到對方或自己有任何力量。
像這樣,別人用力,在我沒有改變動作的情況下,卻能感覺我是有力在回應;而在別人不用力,在我沒有改變動作的情況下,卻感覺我是無力在回應,這種情形就是李亦畬說的「彼有力我亦有力,彼無力我亦無力」。
所以說,「彼有力我亦有力,彼無力我亦無力」是內勁在在遭遇敵人大力和小力時所產生的現象,是自然產生的現象;並不是說太極拳有時候要用力,有時候又不要用力。
大鬆大柔的「翻筋轉骨」,是王宗岳太極拳內勁的來源,王宗岳太極拳鍛鍊「內勁」的「翻筋轉骨」則是以直線捲落,和「環」內的「推、托、帶、領」四個半環手法來訓練的,而其中最主要的訓練,又以「推、托、帶、領」四個半環技為重。
「推、托、帶、領」原本是家師吳錦園先生所傳程派高氏八卦揉身連環掌,在講解連環技四個半環時的專用術語,其解義和其他同系八卦旁支亦頗有出入,可說自成一格。
過去太極拳只講「全環」,不講「半環」,所以太極拳並沒有半環的專有名詞可用,宗岳門如果真要為太極拳的四個半環另取新名,只是舉手之勞,又可輕易避開一些妄人質疑宗岳太極是否真純。
但宗岳門基於內家一體,及尊重師門承傳的精神,宗岳門和各派太極拳引用心易拳「內外三合」來用,卻不另創新名詞的尊重前賢精神,同樣不為太極拳的四個半環另創新名詞,而將師門所授八卦掌「推、托、帶、領」名稱,延用於王宗岳太極拳的四個半環中,這是延續中國武者對歷代前賢,及各家傳統武術優異理論技法尊重的做法,並非在無意或有意間混淆兩種武術。
「推、托、帶、領」四個半環手法,又各有陰掌陽掌兩種用法,所以王宗岳太極拳訓練內勁的方法,只須要八個半環的用勁,加上直線用勁法,就能練成所有內勁,這在訓練上是非常簡化而容易的。
很多太極拳練勁,用了一大堆勁法,這些勁法根本沒有邏輯性的相關,只是隨著發明者而自行增加,而自行定名,所以勁法越來越多,練習時往往找不到千百種勁法的關聯性,使用者只能靠經驗來用。所以練和用都很辛苦,光要背出那些勁名,就已經要讓人頭疼,更別說要用到精熟。
其實中國傳統內家武術根本沒有這麼多的勁名,那些成百成千的勁名,只是後人無法圓融理解,也無法簡化統整「內勁」的原則,以致於治絲益棼而自行編造出來的。
試想,太極拳出手不外乎只是直線和圓圈,只要練出有「內勁」的直線和圓圈,不就等於了解並且能使用太極拳所有的勁法了嗎?像這樣簡單的道理,很多人都不曾認真思考過,以致於難以了解為什麼古內家,全都只講「內勁」就能夠教能夠用的原因。
了解內家直線的捲落、擰出用勁技術,懂得內家環的「推托帶領」用勁技術,就等於了解了所有的「內勁」技術,這對很多人來說,都是不可思議的,但是古太極拳家即使不細說環內的「推托帶領」,只要懂得四隅所形成的「斜角連環」,並善加練用,「內勁」便能應用自如的主因。
太極拳的「環」分為「正環」及「反環」。正環之上半為「推」,下半為「托」;反環之上半為「帶」,下半為「領」;而每個「推、托、帶、領」又各分為陰掌法及陽掌法。
所以「推、托、帶、領」其實已包含太極拳「正環」及「反環」的所有動作,而「正環」及「反環」的所有動作,就是太極拳合於方位的所有拳架左右手的各種繞圈動作,而太極拳所有拳架左右手的各種繞圈動作,就是全部的太極拳動作,也就是說,只要學會「推、托、帶、領」的用勁技術,就等於學會了太極拳所有左右手法的用勁技術。
這也是為什麼宗岳門練內勁只要練「推、托、帶、領」就可以學會並且使用各角度的勁,不必練千百種勁,也不講千百種勁而只講「內勁」的原因。
由於「推、托、帶、領」是半環動作,只是全環的一半,也只是太極圖「s」形曲線的局部,其太極形態不圓全,也不完整,不能直接用於應敵。
前面說過:「好漢交手位奪位,蠢人交手捶還捶」。王宗岳太極拳是「方位拳」,其大用就是「以位奪位」來制敵,所以「推、托、帶、領」只是半環,不可直接使用,以免產生「捶還捶」的格擋動作,所以「推、托、帶、領」必須有前置手法來帶出,以利於應敵使用。
所以無論是陰掌陽掌的「推、托、帶、領」,都會有「前置手法」來導出,以利於運用。「推、托、帶、領」加上「前置手法」,就是「翻筋奪位」的「s」形「九曲珠」完整接手技術。
所以宗岳門練「推、托、帶、領」的內勁技術,是「推、托、帶、領」加上「前置手法」而練習的,並不是只練「推、托、帶、領」四個半環技術。
「推、托、帶、領」的「翻筋轉骨」方法,是宗岳門練出「s」形「九曲珠」內勁的方法,也是測驗自己或學生有沒有內勁,內勁正不正確的技術。一般人在練太極拳習時,最大的問題是沒有方法可以測驗自己所練的招式有沒有內勁,甚至也沒有方法可以測驗自己所練的招式能不能對抗「巨力、重力」。
由於很多太極拳,練習時沒有標準有效的檢測方式,可以測驗自己所練的拳架有沒有內勁,內勁是否正確,以及自己的內勁在技擊時能否對抗快速巨力;所以很多人練了幾十年,所練出來的拳架,甚至根本沒有半點內勁自己都不知道,這是十分可怕的事。
宗岳門練「推、托、帶、領」的內勁技術,在開始練習時,必須用「巨力、重力」壓制來教學的,學員「推、托、帶、領」的「翻筋轉骨」技術,必須要能夠承受教學者越來越大的重壓,而仍能完標準地進行動作才算學成。
在餵勁過程中,指導者必逐漸以全身力量,壓制在學員手上,學員不能內百分之百內勁回應餵勁者,學員必須回應指導者九成以上內勁,以弱於指導者一成以下的內勁狀態下,用「推、托、帶、領」按標準動作走化;這樣指導者才能知道學員的「推、托、帶、領」動作軌道中有沒有內勁,有沒有崩潰之處,有沒有斷續之處,運行軌道有沒有錯誤之處。
如此經過「巨力、重力」的重壓的測驗之後,學員自然能夠知道自己的軌道是否正確,內勁能否連續不斷地承受「巨力」重壓而不會崩潰,這樣就能夠很清楚自己在技擊時,運用內勁對抗敵人的能力是否足夠。
以「推、托、帶、領」的「翻筋轉骨」方法,接受巨力的連績壓制而完成「推、托、帶、領」的「翻筋轉骨」,這樣的練習方法是內家「懂勁」技術訓練的突破,能讓學習者在巨力壓制下,立刻認識「內勁」,學會「內勁」,也能夠立刻了解自己的「勁法」有沒有錯誤,以及自己「內勁」的強度到底有多少,技術熟練度到什麼程度,用於技擊的實力有多少。
「推、托、帶、領」的「翻筋轉骨」技術,能夠奪位的原理,是在於以主力部隊對抗敵人主力,而以側翼部隊轉向進攻,進而帶動整個部隊的轉向反擊,因此能夠奪位。而「翻筋轉骨」就是操作主力部隊對抗敵人主力,加上操作側翼部隊轉向奪位的技術,其部隊攻守方式以太極圖的「s」形進行。
王宗岳祖師說「著熟而後懂勁」,要「著熟、粘著精熟」就要懂四正四隅「引落合出」的「走粘」,要「懂勁、懂得用勁」就要懂「推、托、帶、領」的「翻筋轉骨」技術,所以說「引落合出」的「走粘」和「推、托、帶、領」的「翻筋轉骨」是王宗岳太極拳的兩大技術主綱。
「引落合出」的「走粘」可以學到完全走化的大鬆大柔「轉向奪位」的技法;「推、托、帶、領」的「翻筋轉骨」則可以學到擁有強大內勁的極堅極剛「翻筋奪位」的技法。這兩種技術如果得到充分訓練,並且能夠配合使用得宜,就能夠從「著熟而後懂勁」,而逐漸「階級神明」地應用於技擊。
王宗岳祖師在創立太極拳,寫下《太極拳論》時,就把這個「人剛我柔,謂之走;我順人背,謂之粘」以及「由著熟而漸悟懂勁」的兩層訓練次第,記在《太極拳論》中,如果肯用心一定可以輕易發現這個奧祕,而據以求成。
可惜後世許多武者詮釋《太極拳論》,不但不能開示祖師真訣,反而以錯註謬說,誤導後人走入歧途邪路,甚至因此否定王宗岳祖師拳論,而自立新太極拳。他們的錯注謬說,對後世求真太極者,造成重大傷害,不但不自知,反而沽得令名,沾沾自喜。我們對於那些望文生義者郢書燕說,引人誤入邪道的行為,應該深深引以為戒,以免遺害後人種下惡因。
------------------------------------------------------------------------
箴武摘要:
大鬆大柔、鬆淨不動,合於四正四隅方位的翻筋轉骨(功效是翻筋絡,串關節,轉骨架,成新樁;注意擰梢不擰根)形成強大椿形結構力叫做內勁。內勁是張弓般暗藏的勁力。鬆柔慢勻沒有強烈發勁的鬆柔拳架,就是練「內勁」用的拳架。
內勁要符合以下三個條件:
在受力極堅剛時能走化不頂不塌。
在未受力極鬆柔時可粘敷不丟不脫。
以上兩者必須在方位環(四隅所形成的「斜角連環」)內進行。
翻筋轉骨以直線捲落,和「推托帶領」四個半環手法來訓練。接受巨力的連續壓制而完成「推托帶領」的「翻筋轉骨」,讓學習者在巨力壓制下立刻了解自己的「勁法」有沒有錯誤,「內勁」的強度到底有多少。
「著熟而後懂勁」,要「著熟、粘著精熟」就要懂四正四隅「引落合出」的「走粘」,要「懂勁、懂得用勁」就要懂「推托帶領」的「翻筋轉骨」技術,此二者是王宗岳太極拳的兩大技術主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