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1日 星期一

宗岳門串子術拳法簡介(宗長文章-墜肘法、指肘逆旋)

宗岳門串子術拳法簡介

宗長 葉金山
一般武術的「出拳」和「收拳」概略上有兩大類:
  1. 「揮動式」的出拳:如強大的活塞運動一般,將拳和肘同時前送,或將拳和肘同時回拉收拳,這種拳法主張「直線是最短距離」。
  2. 波動式」的出拳:如水一般以「上升波」和「下降波」來變動的出拳,所以拳都不是直出直收,這是「串子術拳法」獨特出拳模式;也是道家「以迂為直、以柔克剛」的拳法,這種拳法不認為「直線是最短距離」,而主張「迂迴才是最短距離」。



一般人最多只能理解和應用「揮動式」的出拳方式,因為這種拳最容易明白,它以整隻手臂揮打出去,再將拳連同肘,直接拉回身側或腰間,完全符合他們所主張「直線是最短距離、最快速度」的概念。
「串子術的」的「波動式」出拳方式,就是古人所說:「如水生波。」的拳法。它出拳和收拳是以「上升波」和「下降波」來帶動出拳時往斜角出,收拳時是以指領式「倒勾」回來的,收拳時拳和肘不同時直線拉回到身側或腰間,而是像漩渦般以繞圈運動運行收回
「串子術的」的「波動式」出拳方式,或多或少存在於中國傳統內外家武術的招式之中,所以中國各派武術,才會有表面類似的特徵。
採取「串子術」的「波動式」出拳方法的好處有:
  1. 收拳時以串子形態帶著防禦之形而回,甚至帶著攻向另一邊的形而回,能夠一邊收拳一邊防禦,或攻向另一個方向,或攻向另一個人。
  2. 收拳時以指領勁,能夠藉著指領式的收拳動作,自動移身避開對方的攻擊路線
  3. 指領式懸吊式出拳收拳,手臂會飄浮在空中,腕肘肩腰及全身都能夠徹底放鬆,利變動
  4. 收拳時以「側骨罡氣」禦敵,可以在雙方接觸或碰撞後,防止敵人施展控制術,而利於我們施展控制術
  5. 收拳時以「側骨罡氣」禦敵,可防禦敵人忽然向我重擊,敵人手臂如果撞擊在我們手臂上,其手臂反而會受到我們側骨切削而損傷,敵人出重拳會有所顧忌。
  6. 可以藉著指尖迴轉的波動,順利再出拳,使出拳收拳的全身律動更完美精簡,出拳收拳不會產生斷點,速度更快。
  7. 串子專門用來連結重拳,不會在速度加快時,變成車輪式輕拳,可以隨時用重拳向對手施展最剛猛的壓力
  8. 拳不收於腰側,可以加快倒手反擊的速度。
  9. 可以不隨拳而收肘肘外墜而留在外面,所以能強化攻擊力道,也利於強化防守,又能加快攻守速度
  10. 由於肘不隨拳回收,因此不會牽動肩關節,肩關節和全身都可以放鬆,能夠減少體能耗損,利於持久作戰
  11. 串子可以利用極小的迴轉角度,開門穿越過對方的防禦或壓制,對突破敵人的近身防線非常有利。
  12. 可以在收拳後順利形成拳打或肘擊,遠打近攻更有效益,也大大提升肘拳擊中對方的機率,肘擊也不易被反擊。
  13. 在拳還沒收完,或拳只收一小段時,仍可瞬間轉用重拳擊出快速反擊對方漏洞的效果最好。
  14. 可以快速切換引落、串子、連環的技術,綜合格鬥的效益最好。
  15. 可以用來進行「分擊流打」的長拳短打,也同樣能進行「合擊走粘」的摔拿控制,能一技多用
  16. 完全符合王宗岳「走即是粘、粘即是走」的太極拳技擊模式。
「波動式」的「串子術拳法」,在古代就是為了避開「揮動式拳法」的缺點,而發展出來的新拳法,所以「波動式拳法」和「揮動式拳法」是兩種完全不同,完全無法融合而用的拳法
「波動式拳法」可以結合兵器和拳法的攻防,可同時用於冷兵器和拳術,也能以「摔打拿踢」的綜合格鬥方式,進行攻防。
這種能夠「兵拳合一、綜合格鬥」的「串子術拳法」,在中國武術史上,逐漸演化為以張三丰所代表的內家專的技法,一直到王宗岳祖師以內家為本,創建太極拳時,用「走即是粘、粘即是走」作為規範,從此完全合於「走即是粘、粘即是走」的「串子術拳法」,便成為太極拳的內在技術,「串子術拳法」在王宗岳太極拳中,融入了王宗岳祖師的「十三勢方位術」之後,也變得更加精緻化和精確化
「串子術拳法」的精義,在武術界中失傳近百年,坊間很多傳統武術的招式,雖仍有串子的影子,但串子的精神幾乎已經完全散失,甚至一般武術家也幾乎完全不知串子為何物。
目前中國傳統武術中,僅剩宗岳門承傳的「王蘭亭太極拳六十四式」仍然以這種古老的「串子術」作為技擊根基,宗岳門以「串子術」技擊練習的推手,又稱為「槍形推手」,這種「槍形推手」完全有異於民間太極拳的「圓形推手」。
由於「串子術拳法」在武術界隱沒將近百年,現代武術家幾乎完全沒有人見過這種拳法,所以宗岳門「串子術拳法」的弘揚,對很多傳統武術家的威權,產生了極強烈而重大的衝擊。
我們宗岳門在用文字向社會大眾的解說,足以避免少數武師以假亂真之後,一定會拍成影片將技術詳細解說,逐漸公開這種「串子術拳法」,讓全世界的人都能夠認識「串子術拳法」。
「串子」的「波動式」出拳方式,是用「串子」的「戳、砸」兩拳為母拳,其內容概述如下:
1.出拳之後,收拳時有「砸拳收」和「戳拳收」兩種技巧。
2.收拳之後,出拳時有「砸拳出」和「戳拳出」兩種技巧。
「砸拳收」和「戳拳收」,是不同的技巧:
如果先出「砸拳」就會形成「砸拳收」,砸拳收」是串子術中最難練的技術,其動作非常精巧,又必須整合罡氣,稍一疏忽便會練錯,這也是串子術自古以來,都無法順利承傳的原因,如果我們能夠突破此處教學的困難,串子術就會成為更易學習而普遍流行的拳法。
「砸拳收」收拳時必帶有側骨罡氣手指先繞圈後勾,移向轉身方陣的後隅,同時帶動肘向外旋轉再向中軸內繞,這個動作必須指肘逆旋,這個「指肘逆旋」,和引落術的下壓肘的「指肘同旋」方式剛好相反,必須完全正確才能使用,一旦出錯串子術就會出現偏差。
收拳時「指肘逆旋」而形成上昇波,帶動身體直立旋轉,進入另一個避正打斜的方陣,形成串子的另一種側身未攻擊的「戳拳型」,「戳拳型」形成之後,再用以下三種方式發動攻擊:
  1. 砸拳先攻」:「砸拳收」後,側身的「戳拳型」形成;此時肘先順圈向後微轉退,讓拳朝前,由拳來先攻,拳打後再繼之以肘擊。譬如右手脫身換影外開時,所採用的即是「砸拳先攻」。
  2. 砸肘先攻」:「砸拳收」後,側身的「戳拳型」形成;此時肘不但絕不向後微走,反而用S型反圈向前向內扣,由肘來先攻,肘擊後再繼之以拳打。譬如右手內開門時,所採用的即是「砸肘先攻」。
  3. 戳拳戳肘同攻」:「砸拳收」後,側身的「戳拳型」形成,直接以戳拳打出,也可以順勢以戳肘打擊,兩者形態接近,可以同時練習
「砸拳收」之後的「拳先攻」和「肘先攻」是為了順應打擊距離而調整。應用者也可以隨時自由決定出拳還是出肘,因為太極拳是「拳採、臂挒、肘擊、肩背靠」並用的武術,如果不會用「肘」,那「採列肘靠」就不能滔滔不絕地攻擊人,就不是太極拳了。
如果先出「戳拳」就會形成「戳拳收」,「戳拳收」的技術其實和上述「砸拳收」的「砸拳先攻、砸肘先攻、戳拳戳肘同攻」的倒手反擊動作很接近,唯一的差別只是「砸拳收」時的「戳拳型」沒有打出去,而「戳拳收」時,「戳拳型」有以「戳拳」打出去而已,所以只要轉換一下用技態度就能應用,並不困難,所以在此不詳述。
「收拳技術」是串子術拳法最重要的技術,拳收得正確,就會形成自然流暢的各式各樣倒手反攻技法,拳收得不正確,所有的倒手反擊技術都會不正確,出拳就會變得很彆扭,打出去也不會是重拳而是亂拳。
所以說「串子術」的「收拳技術」,是非常重要的技術,「收拳技術」牽涉著倒手反擊的能力,絕不能有絲毫差錯。
「串子術」是中國最純正、最傳統的拳法之一。「串子術」出拳和收拳的形態,和其他武術完全不同,即使不懂「串子術」的人,一看串子術的「出拳、收拳」就會發現,「串子術拳法」和拳擊、泰拳、空手道、甚至和其他中國各種南拳北拳及散打的拳法,是完全不同的拳法,所以完全不會混雜到其他國內外武術的出拳動作。
「串子術拳法」是以「快速重拳」為目標,所以嚴格禁止雙人練習時,作快速輕拳對練,所有快速輕拳的對練,都視如兒戲,必須絕對禁止;所以串子術的收拳和出拳,必須非常嚴格精緻,不然就無法快速連結有效的重拳。
一般磅數不重,打人不痛不癢的輕拳,要打得很快,是非常容易的,很多武術都能作到;但是如果要打磅數很重的拳,又要打得很快,就十分困難,「串子術」就是用來練快速重拳的技術
「串子術拳法」拒絕使用「揮動式」出拳的原因,是因為「揮動式拳法」的肘會像活塞一般,不停地隨著收拳,而把肘回收到身旁。由於「揮動式」的出拳,會不斷牽拉肘、肩關節,打了幾拳之後手臂會很酸累,耗費的體能極大,所以必須有強大肌力和體能,來補充技術所需,這種過於倚賴體能的技術,對太極拳來說,是失去技術意義的
王宗岳太極拳的串子術拳法採取「波動式」的出拳,傳統的楊氏太極拳套路,就是王宗岳太極拳系統的太極拳,學過楊氏太極拳的人,可以仔細研究一下楊氏的太極拳套路。
楊氏太極拳無論那一個招式,如果打得正確,肘都是絕不隨著拳直接拉回的,甚至拳也絕不回收到腰側全都是在肩關節放鬆後上墜、下墜、前墜、或肘受力時引進落空到身體中軸而化解內墜也是全在環內運行,絕不收到腰間兩側的,這就是太極拳的「墜肘法」,這也是串子術拳法的特性。
楊氏太極拳是王宗岳系統的太極拳,排除各種「簡化楊氏太極」及其他「祕傳楊氏太極」不論,楊澄甫所傳楊氏太極拳的招式,大致都還保有串子術拳法拳最重要的「拳收肘不拉、拳不置腰側」的強烈特徵;而陳氏太極拳由於不是王宗岳系統的太極拳,所以陳氏太極拳套路中,就有把肘隨拳拉回,而將拳收到腰側的招式。
由於一般人都沒有注意到楊氏太極拳「拳收肘不拉、拳不置腰側」的特徵,所以很多自編套路的假大師,和他們弟子所演示的出拳收拳攻防動作,都會不斷主動收肘,甚至嚴重到把拳拉到腰間兩側放置,這樣就會越來越偏離楊氏太極拳了。
因為過去大家對楊氏太極拳的研究沒有深入,所以才會無法看出,凡是楊氏太極拳出現「拳收肘拉、拳置腰側」的招式,多數都是外家或外國武術的拳法拿來混充的動作。
大家只要仔細看一些宣稱自己的太極拳敢打能打的人,他們和學生在對練影片中,出拳收拳的動作,幾乎隨處可見「拳收肘拉、拳置腰側」的反太極拳動作,但這些人卻是最常攻擊別人是假太極拳的人;所以一定不要誤信「拳頭大就是太極拳」,必須要合於太極拳的動作,才是太極拳。
王宗岳太極拳是「拳收肘不拉、拳不置腰側」,而一般武術卻多是「拳收肘拉、拳置腰側」,這兩種武術是天南地北,根本不無法相容或相通,更無法融合在一起。
過去有很多人,自稱可以融合所有中國南拳北拳的優點,這根本是不可能的,光是「出拳、收拳」這兩個最基本的動作,所有「拳收肘拉、拳置腰側」的南拳北拳,就不能和「拳收肘不拉、拳不置腰側」的太極拳相融;其他所有自稱能夠融合太極拳的部份,也多半經是不起詳細技術檢驗的假融合。
尤其是格外強調「中線拳」的南拳,更不可能和格外強調「斜角拳」的北拳或太極拳相融合;因為這兩種拳,連拳要打在那裡,雙方都談不攏,更別說是要融合了。除非他說的「融合」,是各退一步和稀泥,出拳時偶爾打一下「中線」,出拳時偶爾又打一下「斜角」;偶爾收拳至腰,偶爾又不收拳至腰,甚至愛怎麼打就怎麼打;但如此一來,就成為什麼拳也不是了
學太極拳的人,要知道自己經常對外宣稱「融合各家之長」的師父,所教的太極拳技擊動作,是不是假太極拳,只要略微在旁觀察一下,或上網看看自己師父公告的影片,師父或弟子有沒有「拳收肘拉、拳置腰側」就可以知道了,如果有,即使很敢打很能打,也絕不是王宗岳系統的太極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