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6月4日 星期三

學練記要(四.五)-2025-06-04

 一氣脹縮 踏枝 拳訣綜合運用 反身大纏 

全身一動無有不動,指領走環,由只動小臂,到動肘,到動肩,到動腰,到動腳。謂之先將連環練入體,再加連環沉腳底。全身氣化鬆柔,無有塞滯處,方能以一氣脹縮,讓一動無有不動形成整勁。

太極的移動有平面走獸形,立體禽鳥形。大部分都是用禽鳥形,可以立體鼓蕩重心的力量。要使用,要由踏枝練起。以右腳為例,略提腳往右前方45度落下,腳盡量晚點落地,形如摶兔之鶻,讓重心俯衝而下。落下時,會形成湧泉著地,足弓形成起踵、頂膝、落骻、圓襠。這樣可以讓力量不只吃在膝部,而是用來開骻。所以踏枝會在起踵、頂膝、落骻、圓襠已有一定熟悉才開始練,因為相當於是拉高強度版的起踵、頂膝、落骻、圓襠。而踏枝練好的養生功效是,可以降低膝部勞損,增加骻的活動性,不致於因年老而骻縮膝軟。踏枝練好,在戰鬥中可以更快的鼓蕩重心,上下切換戰鬥高度,靈活度更好。

之前介紹過的拳訣的綜合運用:

對峙時,即使對方未動,仍平行術時時對準敵方,可以最大爭取我方動作時間。不會拳到面前才想要閃避,而是在對方微有動作時就已經做好平行的準備。

對方右直拳來,走外門,平行術右上翻肘做攔法,左手帶掌以尖制根(大臂到肩)做截法,確認已制住,才制而後打。要記得對方拳來,我要深入貼身,而不是往後退。貼身才能短打,太極拳是長拳短打,長拳是滔滔不絕如長江大河綿綿不絕的拳。

如果敵方比我高,拳會由我上方來,我下潛深入右上翻肘化解,左帶掌把對方手臂引高,右手趁勢擊肋。整體外形就是玉女穿梭。

采挒肘靠,靠就是撞,但不是把對方撞得遠遠的,而是在深入貼身後,再用靠來做出一點空間,方便接下來的打擊或摔。

對方的防護架勢不強時,可以直接用砸拳的挒打向對手防護,打壞防禦,再打面門。但是其實打到護架後,可就順勢用走粘讓對方自己開架。

反身大纏,要順勁向西,拉肘貼耳時也是,腰為龍腰。要轉身回來時,為猴相,要扭步掰膝,上身仍西斜。虎坐時要起踵頂膝落骻圓襠,鷹翻時記得是向前落下,就是肘領式推掌。鷹翻完成後才下弧移重心回右腳,右手捲落前發勁。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