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五指大開龍爪掌坐腕、誘逼靜困、 上弧、下弧、磨背、撞拉轉發引落合出、環位精熟加轉身。
五弓大展時,身弓的收腹拉命門收肋收胸,要注意做到。同時注意手腕要盡量坐腕,五指大開,指尖輕拔出,可增加日後施技時的靈活度。五指大開時,掌心微涵,掌背筋隆起如瓦楞,又叫瓦楞掌或龍爪掌。
《手臂錄》中吳殳認為:「誘人不如逼人,誘可不受,逼無不受也;以動逼人,不如以靜困人,動則勞,靜則逸也。......靜勢須眼見口授。」如果以如果突破對方抱架打到他為例,誘人是用假動作騙他做出錯誤反應而自己打開防禦架,譬如假裝打頭把架勢騙上去再打肚子。逼人是直接用強力的攻擊打到對方抱架崩潰而打到他。靜困是以鬆柔走粘的開門術靜靜打開對方防禦並制住他再打他。這三種方法打鬥中都會用到,但吳殳最推崇靜困法,不會累又高效。只是靜困要親身體會學習才能懂,看文字很難體會,單看影片很容易因為太流暢覺得是套好招的。
可參看: 以靜制動的內家武學和太極拳
移身法有徑法、上弧法、下弧法。基本上都是用弧法,看情況用上弧或下弧,可以強力出拳而不用腳踩煞車較不會累。也能輕鬆鼓盪帶出體重為用,拳被閃過也較能變化反擊,拳被拉也不易整個人被拉歪。順步出拳走下弧,拗步出拳走上弧。
練下弧用磨背法來練,想像背後有一堵弧型的牆,整個背部輕鬆的左右磨著牆很舒服。甚至可以想象自己是慵懶的大熊在磨背來練。練上弧時則想像肚子左右磨擦弧型的牆很舒服,左腳在前和右腳在前都要練。
中平肘引落法,撞、拉、轉、發,就是引、落、合、出。撞時要驚鴻掌徹底去除頂抗的殘力,要相信,要引進來才能落空,就不會因懼怕而不敢徹底引進來不頂抗。撞時掌往後撞,肘反而會再往前微墜。拉,掌貼胸稍微向右拉,注意不開肩,肘會再稍微前墜。轉,安靜不帶拉扯的走下弧轉90度。發,以推掌推出,記得是走東北角正力方向,不是往東方橫拉。
推掌出手時,因為走斜角到正力線上,內建拱橋結構力,所以一般程度力量的阻擋都可以照常出手。但如果對方力量太強,這時就要手還是走斜角推掌,但身體順勢走弧而出推掌。如果正確會發現自己跑到對方的側後方,對方很難再打到我,我左手順手就能扣住對方脖子,稍一施技就能摔人。但要確認自己的環位是精熟的,手要常常走環位。如果身體一走下弧自己的右手就開肩了,會發現雖然還是可到對方的側面,但接下來的施技就會感到礙手礙腳的,都是因為開肩導致方位不精確所致。
下週預計來練持手摔,會用到之前的扣擺後旋步,有複習再學新的會更順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