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術以「用技」為真實,以「練技」為實在,以「講招」為想像。武術的是非,最後決定在「用技」,所以「用技」是武術最真實的呈現;但是在武術真實呈現之前,武術家必須由簡而繁,由淺而深,由易而難地辛勤「練技」,唯有「練技」才是真實地打下深厚的武術基礎。
武術最怕落入一招鬥一招的「講招」幻想。中國武術中有很多招式,這些「招式」是要用來「練習」的,不是要拿來「講拳」的;因為武術招式大多數只是針對某種形態的「局部攻防」而設定的,其中更多只是針對某種「局部攻防」而設定的「局部基本動作」而已。
所以武術的「招式」,對於不是它所針對的攻防形態,一定是會有大漏洞的。直拳有被踢腳的漏洞,踢腿有被貼身摔的漏洞,擒摔有被打踢的漏洞;任何一個招式都有漏洞,因為這些招式都只是針對某種「局部攻防」而設定的「局部基本動作」而已。
如果見人練拳擊打頭,就幻想踢他的下陰就能破他;見人練巴柔抱腰,就以為能從上而下打爆他的頭;見人練踢腿,就以為能近身破他出腿;見人練擒摔,就以為能用保持遠距打踢,來破他的近身;這些都完全是「講招」的想法。
這些「講招」的想法,一定要透過辛勤「練技」才有可能成為真實,如果沒有透過辛勤「練技」就會全都成為空想和幻想。
前面說過,「招式」是要用來「練習」的,不是要拿來「講拳」的。習武的人如果像武俠小說那樣,在「招式」上論輸贏,那是最愚笨的。因為武術「招式」只是針對某種形態的「局部攻防」而設定的「局部基本動作」而已,對於其他形態的攻防,當然是一定有漏洞的,甚至是有大漏洞的。
如果是「局部基本動作」的招式,那它的漏洞就會更大,而武術家就是靠著苦練很多都有漏洞的「招式」,最後才會沒有漏洞的;漏洞本身就是「招式」的內容之一,「招式」無法離開漏洞而存在;否則只靠一招就可以解決所有問題,武術就不用這麼多套路的招式了。
如果以為有一種「招式」沒有漏洞,那絕對是空想和幻想。如果有人以為能夠在別人的「招式」中找到漏洞,就自認為是行家,那更是絕對的空想和幻想。因為即使是去問一位完全沒有習武的人,你說有武術高手要要用直拳打他,他至少也能想到要趕快跑開,或快速蹲下去用腳踢對方的腳,來克制高手的直拳,而實際上想跑開或踢腳,恐怕一點用都沒有。
像這樣「見招破招」的空想和幻想,是任何人都會的,如果武術家把這種空想和幻想,當成了不起的能力,或自以為是明眼的行家,而公開向人炫耀,那就會讓旁人恥笑了。
譬如見到甲方的摔技招式,沒有防守乙方另一隻手,就認為這是會被打爆頭的敗招;譬如見到甲方出二拳的招式,乙方卻只出一拳,出拳數不公平所以是假招;譬如見到格鬥場上有軟墊,摔人的效益不好,所以練摔沒有用;像這類的說法,其實都不是完全正確的。
在實際打鬥時,乙方兩手都正在出拳,甲方也能夠把乙方摔倒的比比皆是,跟有沒有防守到乙方另一隻手,毫無關係;不是乙方有一隻手空著,這隻手就一定可以成功回擊。
在實際打鬥時,甲方的頭完全不用手防禦,乙方也打不中他的頭,而被甲方摔倒的也比比皆是,跟甲方的頭有沒有暴露出來,毫無關係,不是甲方不防頭,就表示乙方一定能夠打中他的頭。
在實際打鬥時,有時候甲方出了兩三拳,乙方還呆在那裡的也比比皆是,不是甲方出一拳,就表示乙方一定能公平地回一拳,練得好的人和練不好的人,出拳數量一定不會公平。
像內家的摔技練成後,外三合的攻防會更統整,所以摔技不只是為了摔人而練的,更是為了出拳腳而練的,不明白這一點,當然會以為摔技沒有用。
內家摔技的手法又叫「串子」,「串子」是由「戳拳」和「砸拳」這兩大拳法所組成;所以內家用「串子」摔人,就是一隻手出「戳拳」,另一隻手出「砸拳」。將來不想擒拿,也不想抓人來摔的時候,上面那隻手可以當下變成「砸拳」或「砸肘」,直接用肘拳攻擊對方的頭面胸,下面那隻手也可以當下變成「戳拳」或「戳肘」,用肘拳攻擊對方的面腹肋和下陰。
內家摔技的兩隻手,只要由掌變拳,不須要作其他任可改變,可以瞬間變成肘擊或拳打,這就是「本、缷、拆、變」的「變打」,「變打」可以直接把摔技的手法直接變成拳肘打擊,完全不用改變動作。
譬如我們從對方內門,入身進入對方兩手中間,抓握對方單隻手臂做摔技練習時,我們靠近對方身體的那隻手練成時,肘會拉起成上勢,在還沒有轉身抓握對方之前,其實可以用拉起的肘猛打對方面部,或用栽捶猛打對方腹部;我們之所以不肘擊捶擊而用拿摔,就是為了要練出將來可以打擊也可以摔拿的完美身形,到時候可以自由使用,並不是我們只會呆呆地進去對方兩手中間去抓手摔人。
如果有人見到我們作這種「招式」的練習,就以為我們跑到對方兩隻手中間,去抓握對方的單手,對方就可以趁我們抓手時,用另一隻手打爆我們的頭,那他這種看不到我們暗肘的見樹不見林「講招」想像力,就絕對是武俠小說用「嘴」比武的最高等級了。而我們當然也會因為他的「講招」,而知道他的摔技不是真內家的「串子」技術,他的摔和打一定是完全分開的,所以才會有摔不能打的「講招」空間。
所以說,武術以「用技」為真實,為高階;以「練技」為實在。為中階;以「講招」為想像,為低階;如果有人用低階「講招」的心態,去談論中階的「練技」和高階的「用技」,就是以管窺天的井蛙之見了。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